賀風《中國青年報》(2014年11月10日02版)
  適逢2014年諾貝爾獎各獎項陸續揭曉之際,黃曉勇和他的合作者潘晨光拿出了一部煌煌50萬字的《諾貝爾獎之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可謂恰當其時。
  說到為什麼要寫這樣一部書,作為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長的黃曉勇表示,作為培養人文、哲學社會科學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學府,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總結人才培養的方法和規律。莫言獲獎之後,很多在校研究生對中國人獲得更多的諾貝爾獎獎項更有信心了,也有一些研究生對諾貝爾獎有了更豐富的看法,甚至開始反思諾貝爾獎。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和長期致力於中國人才學研究的潘晨光教授一拍即合,覺得很有必要從當代中國學人的視角編寫一本探討諾貝爾獎的書。”
  那麼,這部書又是以怎樣的視野來審視和研究諾貝爾獎的呢?閱讀之後,筆者發現,作者力求突破國內現有的研究視角,而從包括傳播學、社會學、政治學、科學社會學、科學史等多學科的視野進行研究。
  全書以“諾貝爾獎之問”為主要線索,嘗試像剝洋蔥一般,層層遞進地分析諾貝爾獎。書中預設了很多問題——何謂諾貝爾獎?諾貝爾獎的幕後歷史是什麼?諾貝爾獎有本質嗎?諾貝爾獎對個人或者國家意味著什麼?諾貝爾獎是跨越國家、民族和政治的嗎?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哪些統計學意義上的特征?不同國家在已經頒發的諾貝爾獎記錄中是怎樣的“排位”?這些國家在科學、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是什麼?對我們國家的人才培養、科學發展有哪些借鑒?中國人的諾貝爾情結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該如何看待諾貝爾獎之於個人和國家的意義?一個旨在贏得諾貝爾獎的教育科研政策是好的政策嗎——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
  悉數諾貝爾獎從設立到現在的歷史,諾貝爾獎設立之前的紛爭、設立之初的非議、評獎程序的正當與否……黃曉勇的結論是:這其實是經歷了一個試錯,或者說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是一個符號逐漸被人為建構的過程。這個過程一定程度上有點類似於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瞭解這個過程,人們或許能夠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對諾貝爾獎持更加平和的心態:可以肯定地說,諾貝爾獎不是一個完美的神話,也並非徹頭徹尾地帶著西方有色眼鏡的權謀。
  作者在對中國科學發展的反思之後,指出摘取諾貝爾科學獎的桂冠無疑是需要深厚的科學土壤和長期科學發展的積累。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現狀,既有我們的科學和教育制度上的原因,也有科學研究積累不足的問題。
  黃曉勇認為,雖然,對於我國在教育科研方面存在的問題詬病很多,但客觀來看,制度和政策上的缺陷與不足很多都是發展中的問題,不能簡單地一概否定。他強調,同時也一定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在既有的教育科研和人才培養制度一成不變的情況下,希望通過增加投入、重點扶持的方式就能在短期內催生出數個自然科學的諾貝爾獎的想法是要不得的甚至是有害的。  (原標題:黃曉勇與《諾貝爾獎之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v98zvvh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