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老憤老前陣子因為顏面神經失調,所以害得我經常要往醫院跑,某天我在台北榮總看到一樁讓我感觸良多的事情:某位年約八十幾歲的老頭操著鄉音朝著身邊的年輕人人大唬:「你不要看不起我!」,說著說著就拿著拐杖往別人身上招呼。在旁邊的孩子(其實也已四十幾歲)臉上充滿著無奈,一邊跟被打的年輕人賠不是,一邊瞪著打人的老爸咬牙切齒地說:「爸~你不要『每天』隨便亂打人好嗎?」。或許看到為人子女跟父母咬牙切齒地說話,我們會直覺地認為這孩子不孝,但是聽到他那句話裡頭嵌著「每天」那兩個字,我也為他感到心酸。在台北榮總,「老頭拿拐杖打人」似乎不是一樁個案,雖然我很少去那裡,不過我每次去那裡都會看到一些拿拐杖當武器的「憤老」因為細故而上演暴力事件。憤老?這是一個新名詞嗎?嗯~算是吧!這是景觀設計我最近一個月看了許多事情之後、所發明的新名詞。我真的不知道這些容易憤怒的老人們,他們年輕時是不是也是憤青?還是他們到了晚年,才忽然變得如此易怒?不過無論是先天型或後天型憤老,他們這輩子的形象最終也只能前功盡棄地跟「憤怒」劃上等號。再講另外一個有關「憤老」的真實故事:我家樓下經常坐著一位老太婆,她喜歡坐在大門口的椅子上等候家人為她開門,她邊等邊罵、等到了也罵。原本我一直誤以為這家人真不孝,為何不為自己的老母親多打一把鑰匙,何苦讓她幾乎每天都要坐在大門口等候家人為她開門呢?後來才知道這位老太婆本來就有鑰匙,她只是不願意自己開門,她甚至連電鈴都不願意按,所以她的家人根本都不知道自己的母親何時會返家,只好每天挨罵,還搞得自己成天緊張兮兮。我想這位老太婆也算是「憤老建築設計」,她似乎刻意在製造一些讓自己憤怒的情境。最有名的個案就是離我家一公里外的文具店,我每次來這家店光顧時都會看到門口坐了一位老太婆,她逢人就罵兒子不孝。起初我以為她是一位喜歡來此溜達的失智老人,後來才知道她就是文具店老闆的媽媽,她並未失智,不但沒有重大病痛,而且腦筋還清楚得很!不過聽其他客人說自從她退休後,成天就是以罵兒子不孝為樂,罵到最後、乾脆就直接坐在她兒子的店門口,告訴每一位上門光顧的客人:「我兒子不孝!」。這位老闆也非常無奈,他不知道自己到底那一點不孝?不過他也似乎習以為常,他對我說:「如果我可以藉由扮演一位狼心狗肺的不孝子,就能讓我媽感到開心,其實也無所謂!」。但是他還是感到難過,因為他不知道老母親為何會變成如此不可理喻的「憤老」,他也不知道自己為借貸何要用這種詭異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孝順。以上三樁「憤老」故事其實並不新鮮,我相信您的身邊也不乏「憤老」的故事,搞不好您現在也深受「憤老」所擾。我總覺得台灣的「憤老」比「憤青」來得多更多!不過我無意把這篇文章寫成勵志文章,提供一些如何善待「憤老」、如何帶領「憤老」走出憤怒幽谷中,或是如何提防自己未來扮成「憤老」的資訊。因為我現階段並沒有夠好、足以說服人的答案,但是我會努力尋找解決「憤老」問題的智慧。老真的很可怕!除了容貌變老、器官變老、記憶力退化之外,你的心也會跟著變老。其實這個社會上還有有很多活得很快樂的老人,因為這些快樂老人選擇忘記一些人生途中的不爽事,只願意記得讓自己想起就會笑的好事。他們情願帶著快樂的情緒走到人生盡頭,而把憤怒與悲傷等負面情緒留在遙遠而票貼陌生的過去。但是「憤老」們就不會如此,他們把腦袋殘存的記憶體專門容納一些不愉快的記憶,儘記一些壞事,而且還習慣把不愉快的往事放大、扭曲,更甚之就是製造出讓自己憤怒、讓他人也憤怒的情境,而且讓這些憤怒的惡性循環一直延續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天。寫到最後,突然想跟大家說聲抱歉,我承認這是一篇有頭無尾的承重文章!如果您閱讀之後產生不快的情緒,請您多多包涵!最後來介紹我的好朋友:于美人最近發起的活動好了!活動名稱為「跟著于美人一起『棗點做好事』」,這個活動正好也跟老人有關(不過不一定是憤老啦!),受贈單位是花蓮門諾醫院「老人照顧社區計劃」,活動標的物則是一個好吃到爆炸的「加州蜜棗手工蛋糕」。如果您對這活動有興趣,請按這個超連接!《本文為閻驊的一千零一Yeah第508集》(轉貼文宿霧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v98zvvh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